都什麼年代了,為什麼還要背這麼多東西?
不是有 Google 嗎?
過去的填鴨教育,導致現在有一種氛圍,好像背東西就是萬惡。更讓很多學習者當作不努力的「藉口」。只是不想努力,就拿 google 來墊背。
其他領域,我沒資格談。我就不提。
但在醫學領域,大量的背誦是必須的。我們都經歷過一天要背 50+ 頁原文書的日子。超級痛苦的,所以我可以體會為什麼現在很多醫學生會抱怨,都什麼年代了,為什麼要背這麼多東西?
從畢業至今十五年過去了,我還是很認真的看書、讀期刊。像最近 COVID-19 的疫苗準備開始要接種了,所以我找了好多文獻來讀。感謝國外大規模的施打,提供我們很多數據供參考。
我很多老師,已經是非常有經驗的教授級醫師了,但依舊好學不倦。還是一直在學新東西,也要「背」新東西。
我是不知道如果不把人體的器官背熟,開刀時是要怎麼開啦?
邊把人的肚皮切開,邊翻書嗎?術式不記起來,誰要讓這個醫生開刀啊?
或者是看病人的時候,回答患者:「等一下,我查一下這個藥物的劑量喔,你等我一下」或「我查一下用藥指引喔,這個都靠 google,不用背」
我想患者會光速退掛,去找其他醫生吧XD
別誤會。在這個年代,我很贊同網路給我們的便利性,讓我們可以少記憶很多東西。但並不代表不再需要背。我們只是把有限的大腦容量,拿來記憶更重要的東西。
請大家想像一個場面喔。
假設門診中,大家詢問 COVID - 19 疫苗的問題。
一個醫生,把各種資訊數據,如數家珍的娓娓道來,行雲流水的解釋優缺點。
另一個醫生,一直 Google,邊查邊告訴你他查的結果,還不時搭配「等我一下」
您會相信誰?
其他領域我不敢發表意見,畢竟我也不懂
但我必須說,我們這個行業就是要狂背啦!
背疾病、背鑑別診斷、被各種「正常數據」、背各種用藥指引、背藥物劑量(小兒劑量、腎臟疾病、肝臟疾病劑量、洗腎劑量等等)
我還可以把專長的幾個疾病,歷年來治療策略的變化說明出來XD
時代的演變也是很重要的
我也很想可以通通靠 google 啊。
但問題是,這條路行不通啊!攤手~~~
還是乖乖讀書、乖乖背吧XD
回到基礎學科。我贊同這時代不再需要「只靠死記」
但是基本功,是省不了低~~~~